- 段锦珂;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明清史书中始终存在两种形象:一是千古圣君,二是残忍的暴君。步入近代以后,二者被注入新的活力。因其驱逐胡元、光复河山被民族主义者塑造成民族英雄,因其残暴统治、专制独裁而被求共和申民权者视为专制暴君。这两种形象都与时局息息相关,其民族英雄形象在日军全面侵华前后达到最高点;而抗战胜利后因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其暴君形象被更多发掘。民国时期朱元璋英雄和暴君的形象分别是尼采所说纪念式历史和批判式历史的体现,它既是历史与现实间永恒对话的反映,也折射出现代性追求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张力。
2024年04期 v.43;No.241 72-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马振波;石大姚;
1917年钱新之以金融专才的身份进入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凭借突出的业绩和在第二次停兑风潮中的表现崭露头角。1922年钱新之成功抵制了中交合并之议,有力维护了交通银行的独立性,继而就任协理,实际执掌该行。1922至1925年间,鉴于以往弊端,张謇、钱新之着力推行疏离政府、坚持银行商业化的经营方针,有力扭转了交通银行的发展轨迹。钱新之的成功上位及其改革的推行,得益于交通银行在沪商股、董事的大力支持,这反映了交通银行内部权力格局变动,也折射出上海工商金融势力的壮大,和中国银行业高层管理者新旧世代更替的时代趋向。
2024年04期 v.43;No.241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郝佩林;
作为民国税制结构中较为活跃的变量,印花税的稽征攸关国利民生。1929年天津印花税局援例催征汽水印花特税。1929—1936年间,天津汽水同业公会因汽水贴花“华洋不能一律”反复函请天津总商会、印花税局、市政府(党部),直至财政部,恳请免征汽水印花,均遭到上级机关驳斥拒绝,酿成汽水贴花纠纷。在迁延数年,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天津汽水商民组织反对贴花后援会,衍为群体请愿的暴力抗税行动。后经天津市政府(党部)调节,征缴双方关系虽有缓和,但最终以天津华界汽水厂家尽数迁往租界告一段落。这次汽水贴花纠纷反映了民国税收制度中因“华洋分岐”产生的稽征困境,同时也映射出地方政商纠葛中的复杂运作实态。
2024年04期 v.43;No.241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李晓溪;苗朝阳;
1946年位于鄂北地区的应山县发生了一起县长陈汉雄捕杀县参议员黄克的恶性案件。通过对案件所留原始档案的梳理可以看出,彼时县长权力呈现集中与加强的趋势,县参议会与党团力量本应与县府权力相互监督,而实际则是县长集行政、立法、司法、监督权于一身,使得参议会等难以对县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与制约,二者甚至在县域内进行权力的角逐,陈汉雄案鱼死网破式的结局,正是这一矛盾激化的表现。管窥此案可知,国民政府的制度设计与地方执政现实相距甚远,其在内战压力下的制度异化,也使其“地方自治”离民主之路愈走愈远。
2024年04期 v.43;No.241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