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传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PP模式发挥了一定的实效,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然而,地方政府在实践中通过PPP模式变相融资、转嫁风险,导致大量隐性债务积累,影响治理效能。应从治理效能的绩效-规范二元属性出发,分析我国PPP债务融资监管的现实困境与法律缺陷,构建“为什么要监管、谁来监管、如何监管”的框架。研究表明,当前PPP债务融资监管中存在法律依据缺失、权责划分不清、监管协调不足等问题。要以绩效导向和法治规范为核心,推进PPP专门立法,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健全信息披露与风险控制机制,完善问责体系,推动监管制度的体系化、协同化与透明化,实现对PPP债务融资的有效监管,提升国家财政可持续性与公共治理效能。
2025年04期 v.44;No.247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长生;刘阳;
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农业科技创新指数,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对主粮种植比例的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科技创新显著提高了主粮种植比例,且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技创新对中部地区以及粮食主销区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推进劳动力转移、提升农业机械化和提高粮食单产来提高主粮种植比例。为此,应进一步加大主粮的农业科技研发的财政预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调整和增强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2025年04期 v.44;No.247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霞;关善荃;许安心;
基于SOR理论与服务主导逻辑,引入全渠道顾客体验为中介变量,共创利益预期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0份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实证检验零售企业数字敏捷性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以及全渠道顾客体验的中介效应和共创利益预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敏捷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两种形式——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全渠道顾客体验在数字敏捷性和顾客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共创利益预期正向调节数字敏捷性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数字敏捷性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理研究是从学术上对全渠道零售商数字敏捷性深入探讨的有益尝试,研究结论扩展和丰富了现有价值共创行为、敏捷性乃至全渠道营销理论的边界及其相关文献,为理解全渠道零售情景中数字敏捷性的作用及提升全渠道顾客体验价值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4期 v.44;No.247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廷廷;易开刚;
数字经济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梳理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指标,以2013—2021年安徽省的面板数据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障碍度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诊断耦合协调度系统内部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2013—2021年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两者耦合协调程度共经历耦合失调、成长协调与高质量耦合阶段,不同年份的障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R&D活动人员和技术转让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建议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数字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应强化对研发的投入,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025年04期 v.44;No.247 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