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习近平青年观:时代境遇·实践指向·价值意蕴

    韩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结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是其时代境遇,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何培养青年为其实践指向。习近平青年观对党的青年工作擘画了根本方向、为青年成人成才指明了根本遵循、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2024年01期 v.43;No.23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生成逻辑、深厚内蕴及时代价值

    周竞;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党提出的重大命题,其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底蕴、现实根据。从个体层面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内蕴筑牢个体理想信念根基,培育个体高尚道德品质,塑造个体正确“三观”的必然要求;就群体层面而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意味着日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激扬人民精神动力,激发人民精神创造,实现人民精神世界质的飞跃和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能够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添动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2024年01期 v.43;No.23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桐城派研究

  • 方以智学术思想的丰富性与特殊性

    汪孔丰;

    <正>方以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姑置文学不论,仅从学术和思想层面来看,《清史稿》称他“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其视野之开阔、学术之广博、思想之深邃,足以与素有“明末清初三大家”之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相顽颉。不过,由于方氏著述或因遭受文祸,或因刊刻稀少,或因秘藏于家,其学术贡献与思想价值,长期以来被人所忽略。方氏思想的隐晦未彰,影响到了明清学术史、文学史、思想史的建构与书写。

    2024年01期 v.43;No.238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方以智“异类中行”学术思想意蕴管窥

    林存阳;

    明清更迭之际,思想界在反思明王朝灭亡原因时,将批判矛头指向理学,提出诸多挽救之道,从而呈现出以征实为特征的新学术转向。方以智就是这一时代学术新风气的型塑者和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的形成,虽然源自于家学、庭训及老师王宣等之教,但能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推进,并形成颇具学术个性的新特点。如著《性故》以儒家性说阐发“性善”;以《易》理为根柢,探索《易》中“公因反因”与“圆∴三点”等重要理念;建构了体察事物本质的质测通几之学。方以智尽管迫于现实压力不得已而由儒入释,但他并未逃避,而是走向了以儒为主贯通三教的独特为学之路,从而在哲学思辨、经世致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一看似“异类”的人生、学术思想,实则彰显出方以智中道而行的通达、坚毅精神,和关注当世之务、学以致用的务实取向。

    2024年01期 v.43;No.238 13-2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皖江文化研究

  • 桐城诗人方正瑗生平和诗歌创作述略——以《连理山人诗钞》为中心

    卢娇;

    方正瑗的《连理山人诗钞》收录其《金石集》《江淮集》《京华集》《关河集》《潇洒集》五部诗集共1 961首诗歌,内容丰富,且每首诗都有准确系年,反映了诗人十八岁以后读书、游历、科考、为官、归田的主要经历,从中可以得知诗人众多的生平信息及其仁爱、忠孝的为人。诗人论诗一方面主张以性情为本位,另一方面追求雅正,其诗有明显的追慕《诗经》和杜诗的倾向,而前期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清新,并且得王孟山水诗之精髓。从方正瑗身上,我们还可以窥见桂林方氏这一文化世家日常生活的某些侧面及家族精神的传承情况。

    2024年01期 v.43;No.238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文学研究

  • 病与药:鲁迅、陈撄宁道教观歧异与民族精神建构

    伍金霞;

    鲁迅从文化内省角度,以道教为国家民族落后的病源;陈撄宁从文化抗争角度,以道教为抵抗他国文化侵略的良药。在晚清民国的政治、文化与思想语境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意识与民族国家话语交织,他们对道教的不同认知,成为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浪潮中建构民族话语的重要依据。鲁迅对以道教为根柢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欲重塑现代性、健全独立的民族性格;陈撄宁在“淞沪抗战”后,明确主张以道教为“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

    2024年01期 v.43;No.238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论汉末瘟疫对建安文学的影响

    李鹏;

    汉末瘟疫不仅对政治、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还对建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汉末瘟疫造成人口锐减、经济衰退,直接影响了战争资源、战争胜负,因此也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的形成;汉末瘟疫造成大量文人的死亡,强化了生命意识的自觉,影响了文学主题的书写,从而刷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生态;汉末瘟疫所造成生命意识的强化、忧生之嗟的生成、死亡主题的勃兴,进一步影响了建安文学苍凉风格的形成。

    2024年01期 v.43;No.238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由“合”趋“离”:小学和赋关系的学理问题

    王飞阳;

    小学和赋的关系,要在学问发端、识字为本。赋中博物取资,用字僻难,诚为知识的类聚,学问的展示。扬雄善用古奇之字,将赋比之“雕虫篆刻”,着眼书体,实为小学和赋关系密切的彰显。自晋而下,用字率从简易,小学和赋由“合”趋“离”。中唐以降,小学衰落,赋体式微,二者愈呈背离。章太炎提出“小学亡而赋不作”,跳脱经学藩篱,视小学为一切学问之本,强调“字本位”,立足革新致用,小学和赋变向回归,实际彻底分途。而至今日,文学和语言分道扬镳,这背后的学理问题在于:小学价值的消解、赋体文学的衰亡、本诸创作的漠视、文学观念的错位。

    2024年01期 v.43;No.23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林云铭《古文析义》与清前期《左传》评点

    庄丹;郑杰;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等都可见对《古文析义》的借鉴,其时众多坊刻本也反映出对林云铭《左传》评点的广泛引用。林云铭《古文析义》可谓清前期《左传》评点奠基之作。

    2024年01期 v.43;No.238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民歌《凤阳花鼓》海外传播特征及其成因

    王韵;

    《凤阳花鼓》自清代以来便已传播海外,当时的琉球、日本等周边国家均记载有相关的文献资料。而几乎同一时期西方传教士也将《凤阳花鼓》传播至欧美多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传播特征上看,《凤阳花鼓》主要体现出“多样化的传播者”“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和“多途径的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而成因方面则主要体现为海外移民的文化认同、“中外共情”的内容情节以及“中西融合”的表达方式三个方面。

    2024年01期 v.43;No.238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经济管理研究

  • 房地产调控的消费挤出效应:基于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调查

    彭长生;黄兴宇;

    居民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房地产市场又与微观居民家庭密切相关,住房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家庭支出结构,进而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和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定量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和机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去库存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城市的影响更大,对非生存类商品消费产生了更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这一结果源于家庭住房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不够明显。为破解稳房价、促销费和去库存的“不可能三角”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在坚持“房住不炒”基本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降低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负面效应。

    2024年01期 v.43;No.238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皖南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符号表征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

    余菲菲;

    选取宏村、西递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CM6.0软件,选取猫途鹰、去哪儿、携程三家旅游网站5 538条旅游评论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从游客体验视角识别和解读皖南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符号表征。研究表明:皖南古村落商业化符号表征主要表现为旅游商业环境符号、旅游空间环境符号、旅游产品符号、旅游经营管理符号及旅游群体认知符号五类;游客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特色和氛围感知方面,旅游过程中更加关注对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体验。同时,旅游业的商业化程度也影响旅游者对于皖南古村落的感受和评价。应挖掘特色旅游符号,平衡村落保护与商业化建设,加强景区管理和提升游客获得感。

    2024年01期 v.43;No.238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历史研究

  • 合肥“输会”城市地位的形成及其历史变迁

    张亮;

    秦汉时期是合肥城市发展史上的质变阶段,具有鲜明的特点,“合肥”作为地名开始出现并且书写了“一输会”的历史。从区域的视角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东渐,促成了合肥设县,使之进入郡县时代;寿春城的营建凸显了合肥交通的优势,标志着其“输会”地位的正式形成。由于区域整体发展的限制,秦汉时期合肥城市经济功能不宜评价过高和过度解读,并未出现“都会型”城市或“寿春—合肥”双中心城市的现象。合肥是“一输会”而非“一都会”,合肥从属于寿春的发展,“输会”地位的形成得益于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输会”的兴衰与水系变迁关系密切。

    2024年01期 v.43;No.238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精英动员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革命下乡”路径探析(1921—1927)

    俞鹏;

    “革命下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动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不同的“革命下乡”动员方式。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别山区本土革命知识分子党员通过地缘、亲缘和学缘关系,在城市中“串党、串团”,为后期“革命下乡”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和人员力量。在北伐前,知识分子“革命下乡”多利用假期回乡时间,以开学办社的方式宣传革命,动员对象主要是知识精英。北伐时期,知识分子“革命下乡”则通过开展枪会运动和夺取地方政权的方式动员革命,动员对象主要是地方精英。大别山区革命知识分子党员的动员路径转变,契合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体制的结构特征,亦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

    2024年01期 v.43;No.238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教育教学研究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探索

    刘燕;汪磊;

    实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引领,坚持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标全专业推进、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贯穿、全方位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形态,探索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课程思想政治“主引擎”、思想政治载体“主阵地”、支持服务“主战场”、思想政治队伍“主力军”五维协同的育人路径。

    2024年01期 v.43;No.23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角色理论视野下名师领导力的内涵、价值与提升路径

    彭庚;

    新世纪以来,各省市推进的“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成为区域高质量教师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角色理论视野下,名师肩负立德树人行为示范的角色使命,亦是教师共同体专业引领的角色担当及高质量教育教学辐射的角色指向。名师领导力是影响名师角色功能实现及名师培养工程社会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其提升路径是:响应名师领导力优势聚集的专业、情感和资源需求,助力名师领导角色获得;构建名师领导力培养的课程、实践和评价体系,实现名师领导角色赋能;创设名师领导力提升的互动情境,优化名师培养“土壤”、平台以及机制,提供名师领导角色支撑。

    2024年01期 v.43;No.238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语言研究

  • 《集韵》注音校读札记

    刘华江;

    《集韵》作为宋代继《广韵》之后成书的一部兼具字书性质的重要韵书,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知识对《集韵》中23个韵字的读音进行考辨,指出这些韵字在注音方面存在的错误,并重点分析导致这些错误注音的原因,对《集韵》的正确使用和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启发作用。

    2024年01期 v.43;No.238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人体部位量词构式中“一”“满”不平行性的认知识解

    孙宝新;

    认知主体对意象图式不同成分或关系的突显,导致“一”“满”进入构式后呈现为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形式变体。联系体现为两者基于同一概括的语法义;区别体现为两者形式与语义上的不平行性。这种不平行性主要通过图式化过程的突显差异进行认知识解。“一”从整体上突显数量信息,提供概量,具体表现为极限程度的不充分性和极限程度的充分性。“满”突显充盈度的饱和,提供全量,具体表现为概括程度的充分性。

    2024年01期 v.43;No.238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会话中评价项间的关联及评价者认知状态的协商

    任小华;

    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汉语会话中一次和二次评价者的评价项在词汇方面的关联进行了考察,发现二次评价者很少完全重复一次评价者的评价项。为表达同意一次评价者评价的同时,突显他们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独立性或权威性,二次评价者在回应时,会使用间接表述,或在一次评价者评价项前增加修饰语,或省略一次评价者评价项后面的语气词、修饰语,或改变一次评价者评价项的修饰语。研究还发现,如二次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认知不及一次评价者,他们往往会重复一次评价者的评价项,或在二次评价中使用模棱语或起弱化作用的话语作标记。如二次评价者和一次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认知程度相似或高于一次评价者,二次评价者在回应时会通过增加修饰语凸显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独立性,通过省略语气词或改变修饰语的方式与一次评价者争夺对评价对象在认知上的权威。

    2024年01期 v.43;No.238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