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社会与社会治理:违建现象的整治逻辑Governing Society and Social Governance:The regulation logic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phenomenon
沈菊生;
摘要(Abstract):
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下的一个基础性命题,各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很难有一个普适性治理模式。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结合结构主义理论,以上海S村违法建筑综合整治为个案,尝试建构一个城乡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文本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于治理的结构基础和治理环境。为了真实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因时因地制宜,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整体社会治理模式,治理主体轮流置换,破除条块区隔,赋权增能;治理客体双重建构,重塑城乡一体生产生活空间;治理机制联动安排,政府保障政策产出,市场提供资本供给,社会提升自治水平,构建能够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是遵从治理规律的应然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违法建筑;治理结构;治理社会;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大都市郊区违法建筑综合整治研究”(SK2019A0653);; 安徽省社科联项目-攻关研究项目“大都市城郊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2020CX032);; 安徽建筑大学引进人才及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人文社科“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病协同治理研究”(2019QDR09);; 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与空间模式建构研究”(AHSKY2021D71)
作者(Authors): 沈菊生;
DOI: 10.13757/j.cnki.cn34-1329/c.2022.02.01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柏峰.城镇规划区违建执法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能力的视角[J],法学研究,2015(1):20-38. [2]李军政.对违法建筑如何实施依法行政[J].人民论坛,2010(32):86-87. [3]张旭昆,朱诚.收入分配、产权保护与社会冲突:现代经济学视角下的冲突管理与和谐社会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97-207. [4]周锐波,周素红.城乡结合地区违法建设产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07(5):67-71. [5]沈菊生,杨雪锋.城郊“违建”综合治理机制与空间重构模式——以上海S村“拆违”实践为个案[J].学习与实践,2018(6):83-91. [6]徐选国,吴柏钧.城市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机制——以深圳市Z街“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项目为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2):122-131. [7]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KJ社区的研究[J].社会,2005(6):46-171. [8]张云鹏.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5(4):274-277. [9]GIDDENS A.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79:64. [10]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7. [11]滕复.皮亚杰的结构主义[J].探索,1987(6):40-44. [12]张紧跟.治理社会还是社会治理?——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内在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2):13-23. [13]侯利文.被围困的居委: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社会与国家——基于宜街的实地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017(6):207-208. [14]卢福营.回归与拓展:新时代的村民自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18(5):78-84. [15]张虎祥.动员式治理中的社会逻辑——对上海K社区一起拆违事件的实践考察[J].公共管理评论,2006(2):32-45. [16]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8. [17]袁久红,吴耀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的迷失与重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7-42. [18]沈菊生,彭善民.大都市郊区违建整治的实践逻辑[J].都市文化研究,2019(1):101-113. [19]邹华华,于海.城市更新:从空间生产到社区营造——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J].新视野,2017(6):86-92.
- (1)“五违四必”中,“五违”具体指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四必”具体指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 (1)数据来源于2018年S村财务公开上墙数据。 (2)数据来源于对S村C书记的访谈。 (3)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调查统计表。 (4)数据来源于对S村农保主任的访谈。 (1)“万家富”工程是上海各涉农区县为更好地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于2000年提出的发展经济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村民大力开展“小果园、小鱼塘、小畜禽场、小菜园、小苗圃、小经作、小庭园、小流通、小加工”等“九小”经营活动。 (2)数据来源于N镇2017年违法建筑整治计划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