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畜疫的流行及应对Epidemic of animal diseas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付秀兵;庄华峰;
摘要(Abstract):
明清时畜疫涉及牛、马、驴、羊、犬、猪等各主要家畜种类,发生频繁,分布广泛,其他自然灾害、军事行动、气候因素以及人疫的传染都会诱发畜疫。畜疫往往会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百姓生活,危害公共卫生。政府和百姓在畜疫发生后会采取祈禳驱疫、隔离阻断传播、抚恤济贫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KeyWords): 明清;畜疫;应对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疫灾防治及其当代启示”(20VYJ010)
作者(Authors): 付秀兵;庄华峰;
DOI: 10.13757/j.cnki.cn34-1329/c.2022.02.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25. [2]刘安.淮南鸿烈解:第16卷[M].许慎,注.四部丛刊景钞北宋本:11. [3]长孙无忌.故唐律疏议:第15卷[M].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10. [4]俞森.荒政丛书:卷末[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8. [5]杨保东,王国璋.巩县志:卷5[M].刊本.1937(民国二十六年):50. [6]南阳县志:卷12[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57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1388. [7]明宪宗实录:卷89[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740. [8]清高宗实录:卷1368[M]//清实录:第2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57. [9]清史稿:卷258[M].北京:中华书局,1977:9833. [10]清史稿:卷301[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450. [11]石城县志:卷10[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595. [12]维扬疫盛[N].申报,1881-08-16(2). [13]牲畜遭瘟[N].申报,1882-08-18(2). [14]清圣祖实录:卷42[M]//清实录: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558. [15]商水县志:卷24[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5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1231-1232. [16]白门近事[N].申报,1883-06-28(11). [17]隆德县志:卷4[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55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443. [18]阿贵等.平定两金川方略:卷58[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 [19]怀仁县新志:卷1[M].刻本(增修本).1905(光绪三十一年):9. [20]食品小志[N].申报,1887-10-22(2). [21]记湖州北乡瘟疫[N].申报,1874-10-06(3). [22]香山县志:卷22[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478. [23]南安府志:卷29[M]//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68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2499. [24]狗瘟[N].申报,1874-05-30(2). [25]瘟疫类志[N].申报,1876-08-01(2). [26]香山县志:卷22[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478. [27]饶平县志:卷13[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2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262. [28]宜春县志:卷10[M].刻本.1871(清同治十年):15. [29]简阳县志:卷22[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2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643. [30]名山县新志:卷16[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6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375. [31]曹县志:卷18[M]//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8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553. [32]鸠江纪事[N].申报,1892-10-18(2). [33]营口疫症未已[N].中华报,1905(361). [34]港报摘录[N].申报,1882-10-19(2). [35]鸡瘟盛行[N].盛京时报,1911-09-27(3). [36]板桥杂记[N].申报,1888-12-03(2). [37]怀来县志:卷4[M].刻本.1882(清光绪八年):17. [38]潮州府志:卷11[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2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106. [39]猫瘟[N].申报,1880-03-30(2). [40]香山县志:卷22[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478). [41]内乡县志:卷11[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8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878. [42]开封府志:卷39[M].刻本.1863(清同治二年):15. [43]济源县志:卷1[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92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106. [44]牛瘟盛行[N].大公报,1909-08-10(3). [45]福宁府志:卷43[M]//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1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714. [46]石城县志:卷10[M]//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第3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595. [47]清史稿:卷258[M].北京:中华书局,1977:9833. [48]清史稿:卷301[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450. [49]续遵义府志:卷5中[M].刻本.1936(民国二十五年):15. [50]清史稿:卷528[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668. [51]怀来县志:卷2[M].刻本.1712(清康熙五十一年):17. [52]新化县志:卷12[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5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62. [53]邓州志:卷24[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5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1294. [54]维扬酿疫[N].益闻录,1894(1389):333. [55]牲畜有灾[N].盛京时报,1908-07-17(5). [56]宁波近事[N].申报,1876-02-03(1). [57]秣陵春色[N].申报,1898-03-24(9). [58]广平府部纪事[M]//古今图书集成:第73册·职方典:卷132.上海:中华书局,1934:45. [59]鸠水秋涛[N].申报,1887-08-29(3). [60]牛瘟未已[N].申报,1883-11-29(2). [61]时疫跌更[N].益闻录,1887(700):446. [62]营口疫症未已[N].中华报,1905(361). [63]俞森.荒政丛书:卷末[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8. [64]泌阳县志:卷3[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48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155. [65]宝庆府志:卷6[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5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87. [66]长沙县志(二):卷33[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70. [67]同官县志:卷1[M]//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2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524. [68]南阳县志:卷12[M]//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57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1388. [69]房县志:卷12[M].刻本.1866(清同治五年):25. [70]牛异部汇考二[M]//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庶征典:卷173.上海:中华书局,1934:55. [71]通城县志:卷22[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第29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670. [72]莆田县志:卷3下[M]//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1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94. [73]湖南通志:卷244[M]//续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73. [74]之罘近事[N].申报,1900-10-12(2). [75]抚院增札饬巡警道转饬各属牛瘟盛行饬将毙牛肉体埋入土内以免酿疫并可充肥料文[N].浙江官报:1911,3(31):40-41. [76]建德县志:卷9[M].刻本.1684(康熙二十三年):13-14. [77]淳安县志:卷16[M]//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1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736. [78]记湖州北乡瘟疫[N].申报,1874-10-6(3). [79]平湖县续志:卷12[M]//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2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806. [80]瘟牛弃水[N].申报,1883-07-28(3). [81]驱除瘟牛说[N].申报,1883-07-30(11). [82]张爽.东汉牛疫加剧小农依附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27(5). [83]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下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269. [84]长沙府志(一):卷14[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305. [85]余新忠:清代的江南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6]霑益州志:卷4[M]//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第1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9:165. [87]明孝宗实录:卷199[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692-3693. [88]四川通志:卷28上[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 [89]皖垣近事[N].申报,1884-09-16(3). [90]皖江夏讯[N].申报,1894-06-21(3). [91]九江琐志[N].申报,1886-12-25(2). [92]芜湖近事[N].申报,1886-09-26(2). [93]牛疫流行[N].大公报,1906-4-26(4). [94]抚院增札饬巡警道转饬各属牛瘟盛行饬将毙牛肉体埋入土内以免酿疫并可充肥料文[N].浙江官报:1911,3(31):40-41. [95]宁波府志:卷20[M]//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3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747. [96]新建县志:卷46[G]//龚胜生.中国三千年疫灾资料汇编.济南:齐鲁书社,2019:2839. [97]牛异部汇考二[M]//古今图书集成:第49册·庶征典:卷173.上海:中华书局,1934:55. [98]我国古代有关畜牧兽医知识的著作[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61(1):68-75.
- ①目前的主要成果有张爽《东汉牛疫加剧小农依附化》(《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27),韩毅《汉唐时期牛疫的流行与防治》(《中华医史杂志》2013年第2期),高云波《唐代牛疫流行与政府应对机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韩毅《宋代的牲畜疫病及政府的应对--以宋代政府诏令为中心的讨论》(《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2期),尹哲友《论20世纪20年代日本在延边地区实施的牛瘟防疫》(《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期),毛光远《民国时期牛瘟的流行与防治》(《经济社会史评论》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