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桐城派研究

  • 方以智逃禅前行迹及其思想的挖掘与阐择

    汪孔丰;

    <正>2021年,适逢方以智诞辰410周年。为此,学界歆然在怀,先后通过多种方式,举办多样活动,隆重纪念这位博采众长、会通中西的伟大先贤。在方以智故里桐城,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安庆市桐城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纪念方以智诞辰41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桐城世家文化论坛”;在安徽省会合肥,安徽省博物院举办“集千古智——方以智主题文物展”,并出版发行《方以智文物集萃》,开展“方以智诗词朗诵会”;安徽大学和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方以智学术研讨(2021·安徽)——方以智学说之过去、

    2022年02期 v.41;No.22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十召坚辞一羽毛”:方以智“十辞疏”考论

    郑晨晨;

    明清易代之际,一个特殊的遗民群体应时而生,方以智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南明永历元年(1647)至永历四年(1650)间,方以智十作辞疏,坚辞永历帝内阁之召。辞疏中所透露出的辞官原因主要包括:身患痼疾之限、性情狂直之虑、才能不堪之忧和不入班行之誓。方以智直笔谠论,将遗民们复杂的情绪心理充分展现出来。虽然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面临着出处的艰难抉择,方以智却始终以血泪书写,用真性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2022年02期 v.41;No.227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潘军小说研究

  • 潘军创作与研究现状

    陈宗俊;

    <正>2017年,先锋作家潘军自北京回到故乡安庆定居。但他并没有闲着,这几年陆续发表了《电梯里的风景》《泊心堂之约》《知白者说》《断桥》等中短篇小说6部,出版有《潘军小说典藏》(七卷)、《泊心堂记——潘军文墨自选集》《一意孤行——潘军创作随想录》(上下卷)以及《泊心堂墨意——潘军画集》(三卷)等作品集多部,迎来了一个创作上丰收期。若以1982年《青年文学》创刊号发表的小说处女作《拉大提琴的人》算起,潘军的创作活动至今(2022年)已40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长篇小说如《风》《独白与手势》《死刑报告》等,

    2022年02期 v.41;No.227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潘军近期小说中的戏剧原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以《断桥》《知白者说》《十一点零八分的火车》为例

    方维保;

    有关戏剧的早年经验,一直存在于小说家潘军的知识和审美结构之中。这种审美情结,在潘军过去的小说叙述中,就曾起到过很大的作用,而在新近创作的《断桥》《知白者说》《十一点零八分的火车》等三篇小说中,戏剧意象的叙述功能和审美作用再次得到集中的呈现。戏剧中的人物动作造型、人物形象和故事等,以原型意象的形式化入小说叙述中,使其不但在小说的情节铺展、人物塑造和意义抽象等方面发挥结构性的叙述作用;同时,作为被充分意象化的原型和虚设的线索,也使得小说呈现出兼具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美感的诗性文本。

    2022年02期 v.41;No.227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潘军小说近作《知白者说》的叙事特色

    黄晓东;

    潘军小说近作《知白者说》在叙事上保留有当年先锋实验时期的风格,具体表现为叙事上的“东拉西扯”、对第一人称叙事的偏爱、性描写的节制等。另外,小说在主题上则表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孔乙己与沈知白形象就是历史与当下的某种对照的反映。

    2022年02期 v.41;No.22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黄梅戏研究

  • 黄梅戏研究:记忆叙事与理论视角

    江爱华;

    <正>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说“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1)。此论给戏曲定了基调,他认为戏曲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者。黄梅戏自诞生、流布到勃兴才百余年时间,其戏文造诣和表演艺术无法与昆曲争胜,然黄梅戏源自民间,写市井细民之悲欢,演村夫村妇之笑谑,曲调委婉,戏韵悠扬,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戏迷观众口誉之而心乐之,详之于耳,播之于口。黄梅戏研究亦紧步其后,王兆乾编著的《黄梅戏音乐》,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集腋成裘,对黄梅戏唱腔追根溯源系统梳理,

    2022年02期 v.41;No.227 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梅戏“戏改”工作与黄梅戏起源——郑立松先生访谈录

    江爱华;郑立松;王艳霞;

    “戏改”是现当代戏曲发展进程中一项影响深远的工作,其意识形态导向鲜明,就剧目而言,传统剧中封建糟粕的因素要革除。安徽黄梅戏剧种在“戏改”工作中异军突起,得到长足发展。郑立松先生是安徽“戏改”的主要参与者和亲历者,现以访谈方式叙录其参与“戏改”工作的经历,及其对黄梅戏起源的看法。

    2022年02期 v.41;No.227 26-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徽黄梅戏场域的历史变迁与审美特质

    李莉;

    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从历时、系统关系角度重新审视当代安徽黄梅戏发展环境,考察影响其发展的社会因素,剖析当代安徽黄梅戏场域结构变迁和不同黄梅戏场域的生产、消费惯习。当代安徽黄梅戏发展主要集中在以各级黄梅戏专业剧团为生产主体的黄梅戏场域,它深受传统场域影响并引发长达数十年的黄梅戏改革。黄梅戏改革能否推动黄梅戏繁荣主要取决于它是否顺应黄梅戏自身审美特质。

    2022年02期 v.41;No.227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研究

  • 明清时期畜疫的流行及应对

    付秀兵;庄华峰;

    明清时畜疫涉及牛、马、驴、羊、犬、猪等各主要家畜种类,发生频繁,分布广泛,其他自然灾害、军事行动、气候因素以及人疫的传染都会诱发畜疫。畜疫往往会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百姓生活,危害公共卫生。政府和百姓在畜疫发生后会采取祈禳驱疫、隔离阻断传播、抚恤济贫等应对措施。

    2022年02期 v.41;No.227 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清代地方诬告案的发生——基于二元规范话语的考察

    朱恒;

    清代地方判牍中充斥着大量诬告案,对此,法史学界一直有这样的解释,所谓“为图准状而诬告说”,但此观点尚有值得商榷的余地,解决之道在于回答“什么是诬告”。通过考察清代地方判牍发现,地方官话语中的诬告与中央规范层面的诬告认定上存在不一致性问题,地方官话语中的诬告有非规范的一面,有时只是一种事实表达,当诬告的是轻案时,对后果、情节和主观方面的表达多有忽视,其目的在于进行话语威慑,使一方息讼;而诬告的是重案时则趋向中央规范层面,定罪上会依照律例之规定,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告诉后引虚、危害后果或情节严重性等方面,继而从轻发落。

    2022年02期 v.41;No.22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视察员制度与英国童工问题治理——以1833年《工厂法》为中心

    季曹丹;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工厂制下的童工雇佣现象愈演愈烈,低龄雇佣、强迫劳动等童工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1802年首部《学徒健康与道德法》开始,英国政府逐步颁布旨在保护童工的立法,规定由地方治安法官任命两名视察员监督法律的执行,但由于地方视察员开展工作的局限性,未能有效遏制童工问题。英国政府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该法令不仅制定了保护童工的条款,还规定视察员直接由中央任命,并对视察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规定。视察员们勤恳的工作使童工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工厂视察员制度也逐步走向完善。

    2022年02期 v.41;No.227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研究

  • 乡村振兴战略下多维扶贫绩效评价及耦合测度

    曹佳蕾;许宗凤;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多维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扶贫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基于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从产业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维度评价扶贫绩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皖江城市带扶贫绩效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经济-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较低。

    2022年02期 v.41;No.227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动态耦合关联的实证测度

    刘泽滨;唐恩林;

    科技与金融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安徽省为例,从多维度构建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大系统的耦合关联进行测算。实证研究表明,2010—2019年安徽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

    2022年02期 v.41;No.227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研究

  • 论商标许可终止后的商誉归属——兼评“红牛饮料案”

    李晓庆;

    商标许可终止后的商标权权属纠纷的实质是商誉之争,商誉作为法定保护的利益,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和移转规律,这决定着独立商誉的形成与商誉的利益边界,而法官在裁判商誉归属时易于忽略该决定因素而受到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以致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裁判规则。为促进商标许可机制的良性运转,司法裁判商誉归属应正确区分决定因素和干扰因素,依公平原则将商标商誉的增值利益归属于许可人,对被许可人给予必要的利益补偿;依产权规则将外溢于商标权的独立商誉归属于被许可人;允许被许可人合法宣传新旧商标之间的替代关系。

    2022年02期 v.41;No.227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法院建设的逻辑生成、现状描摹与路径优化

    李毅;

    智慧法院是人工智能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顶层政府的设计、法院系统的需求与技术市场的利益驱动共同形成了中国智慧法院建设的逻辑体系。然而,上述逻辑体系带来了国家治理与基层实践的张力、“技术治理主义”的内卷化与“数字弱势群体”的程序选择权缺失的理论困境,同时也导致区域空间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与适用程度不匹配、技术手段应用与尊重应用者主体性的竞争关系处理不良等实践不足。在智慧法院4.0版本建设过程中,应强化智慧法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建立以司法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法院成果开发机制和凸显应用者的主体性地位。

    2022年02期 v.41;No.227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研究

  • 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宋志英;范立刚;

    为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投入、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关系,随机抽取安徽某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5 255人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投入在年级和学科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和学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投入、心理资本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专业承诺和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有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专业承诺和学习投入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2022年02期 v.41;No.227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理念的动画创作类课程设计与实践

    陈党;张翠;

    OBE理论在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理论介绍、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方面。运用OBE理念分析动画专业存在的问题,并将该理念引入动画创作类课程设计,以“动画短片创作”课程作为案例。

    2022年02期 v.41;No.227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会学研究

  • 治理社会与社会治理:违建现象的整治逻辑

    沈菊生;

    如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下的一个基础性命题,各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很难有一个普适性治理模式。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结合结构主义理论,以上海S村违法建筑综合整治为个案,尝试建构一个城乡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通过文本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治理模式的选择决定于治理的结构基础和治理环境。为了真实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因时因地制宜,建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联动的整体社会治理模式,治理主体轮流置换,破除条块区隔,赋权增能;治理客体双重建构,重塑城乡一体生产生活空间;治理机制联动安排,政府保障政策产出,市场提供资本供给,社会提升自治水平,构建能够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是遵从治理规律的应然途径。

    2022年02期 v.41;No.227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旅游的认知-情感共识——以西溪南古村落为例

    许艳;郑玉莲;周葆华;

    乡村旅游认知-情感共识是检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形象经济和体验经济转换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网络用户为代表的旅游者拍摄的旅游照片为逻辑起点,结合对应的游记文本内容,围绕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逻辑主线,运用隐喻抽取技术法,解读并揭示了游客关于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认知-情感共识。研究发现:认知要素上,枫杨林、丰乐河、拍照、网红桥、民宿、徽派建筑、鸟雀、黄牛、荷塘、蓝天绿树、溪水、百年老树、浣衣、当地人、散步等是游客对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记忆定格;情感共识上,西溪南古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情感共识揭示为我国传统乡村旅游向现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以深思的路径选择。新时代传统乡村旅游突破路径依赖、提升竞争力,应从培育优势生态旅游品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动主客关系的互动与维护等方面展开。

    2022年02期 v.41;No.227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短视频社区中新生代农民工空间秩序建构

    杨瑾瑜;

    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短视频赢得高关注度,奇形异状的身体展演引来非议,却也是他们借以突破困境、向上发展的技艺。在身体景观的创造中,新的空间秩序被建构起来。新生代农民工对短视频社区的空间建构存在以下问题:身体生产过于猎奇;文化资本缺失;固化乃至污名化农民工形象。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提升自我技术特别是数字媒介技术,掌握微观叙事技巧,自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并融合地方、乡村文化资源,完成网络亚文化资本向社会文化经济资本转换。

    2022年02期 v.41;No.227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艺术研究

  • 戏曲经典生成的再思考

    汪超;

    <正>《桃花扇》和《长生殿》作为清代戏曲的经典作品,本期两篇文章围绕二者展开经典性的再思考。戏曲作品在流传过程中,既有自身价值的完美呈现,又有各类“衍生品”的参与赋值,其中包括序跋、题词、译介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完成对戏曲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再度认可。围绕文本批评而生成的序跋、题词等资料,一直被视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受到历来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最为突出的前有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后有郭英德、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纂笺》。

    2022年02期 v.41;No.227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生殿》经典化的历史轨迹——以清代《长生殿》序跋题词为考察中心

    张建雄;

    《长生殿》经典的确立是多重合力的结果,而围绕本剧写作的大量序跋题词,是审视其经典化历史轨迹最直接亦最重要的文献。文章在整理《长生殿》剧本内外序跋题词的基础上,首先从自序视角结合剧本内容论述了作者对李、杨故事题材的创造性改编及其典范意义;其次从他序角度,依据历史先后梳理了文人曲家对该剧的经典化论述,并切入戏曲史及文学史双重视域予以解读;最后通过序跋题词对《长生殿》艺术价值与经典情节的提炼品评,揭橥其在本剧经典化过程中的价值。该剧的题词作序者时代与性别不同,身份与动机各异,却聚焦于这一剧本从不同视域予以解说,探讨其内容及文化指向,既有助于丰富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的内涵,亦能为戏曲文化学的研究提供经典案例。

    2022年02期 v.41;No.227 116-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白芝英译《桃花扇》解读

    李震;

    孔尚任《桃花扇》是清代文人传奇创作的典范,被翻译成各种语言走向世界。白芝与陈世骧、阿克顿合译的The Peach Blossom Fan,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英文全译本,获得诸多好评。然而,这样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译本却未曾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从译者行为批评视角对其展开讨论,更属首次。通过对译者“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特征的分析,发现译者在追求传递中国文学真色的过程中,并未束缚自己手脚,而是以“务实”为上,既生动地再现了孔尚任的情感意蕴,也有效地照顾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较好地在西方世界传播了中国戏曲的真实面貌。

    2022年02期 v.41;No.227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